AYX·爱游戏-青岛男篮悉心培养杨瀚森 五年仅安排一次发布会彰显耐心
在中国篮球青训体系中,青岛男篮对年轻中锋杨瀚森的培养方式堪称一股清流,与其他俱乐部急于将新星推向聚光灯不同,青岛队在过去五年间仅让这名潜力新秀参加过一场正式新闻发布会,刻意避免外界过度关注对其成长的干扰,这种“反常规”的操作背后,是俱乐部管理层与教练组达成共识的长期培养策略——拒绝拔苗助长,用时间和实战沉淀天赋。
低调起步:从青训营到职业队的“隐身”计划
2018年,身高已达2米15的杨瀚森进入青岛男篮青训体系时,便因其出色的篮下技术和协调性被视作未来核心,俱乐部并未急于宣传这位“天才少年”,反而为其制定了AYX·爱游戏严格的“媒体静默期”,时任青训教练的李光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:“我们要让他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,技术可以练,但心性一旦浮躁就难回头。”
这种理念贯穿了杨瀚森的整个青训生涯,即便他在2021年U19全国锦标赛中场均贡献18.7分、11.3个篮板和3.4次盖帽,青岛队仍拒绝所有商业代言邀约,仅安排他在2022年CBA夏季联赛结束后参加了一场队内组织的非公开采访,俱乐部总经理张北海对此解释:“职业球员的黄金期在25岁以后,过早曝光可能让他迷失在短期流量里。”
科学培养:体能、技术与心理的三重打磨
青岛队的耐心体现在训练细节中,杨瀚森的每周计划包含4天专项技术训练和2天对抗赛,但教练组严格控制其高强度比赛频率,2022-2023赛季,尽管他已具备CBA轮换实力,球队仍选择让他留在青年联赛,并聘请前塞尔维亚国家队教练米洛万为其定制低位进攻课程。
“我们看过太多年轻球员因过早打职业联赛而受伤或技术定型,”体能教练王磊透露,“杨瀚森的力量训练直到20岁才加入大重量项目,此前全部以核心稳定性和柔韧为主。”这种保守策略收效显著——过去三年,杨瀚森未出现任何重大伤病,体重从98公斤增至112公斤的同时,垂直起跳高度反而提升了5厘米。
心理建设同样是关键,俱乐部邀请运动心理学专家团队每月与杨瀚森进行一对一辅导,重点培养抗压能力,2023年亚青赛半决赛,杨瀚森面对韩国队砍下24分17篮板,却在决赛关键罚球中失误,导致中国队屈居亚军,返程后,教练组并未复盘技术问题,而是带他进行了三天户外徒步。“竞技体育需要学会与失败共存,”主教练刘维伟说,“我们不想制造‘完美新星’的假象。”
行业对比:过早商业化引发的警示案例
青岛队的谨慎并非无的放矢,近年来,中国篮坛多次出现青年球员被过度消费的案例,例如2020年某南方俱乐部新星因频繁参加商业活动导致训练不系统,两年内遭遇三次应力性骨折;另一名曾被冠以“下一个姚明”的球员则在20岁时因心理问题暂别赛场。
反观国际案例,NBA球星约基奇在20岁前仅效力于塞尔维亚次级联赛,掘金队选中他后仍让其在欧洲磨练两年;字母哥进入联盟初期也被雄鹿队禁止接受过多采访,青岛队显然借鉴了这些经验。“真正的天赋需要‘钝感力’,”张北海表示,“我们宁可现在被批评‘保守’,也不愿未来后悔。”
未来展望:静待花开的长期主义
2024年,杨瀚森正式升入青岛一队,并在CBA首秀中拿下12分8篮板,赛后,俱乐部依然未安排其出席发布会,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段他的训练视频,这种低调延续了既定策略——据内部人士透露,球队计划在其23岁前不接任何个人商业合作。
中国男篮名宿王治郅评价道:“现在能沉住气的俱乐部太少了,杨瀚森是幸运的,他的团队懂得‘延迟满足’的价值。”而球迷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质疑转为支持,社交媒体上“#保护性成长#”话题获得超200万次讨论。
青岛男篮的案例或许为中国体育青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: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,真正的天赋需要时间的庇护,正如杨瀚森在唯一一次采访中所说:“我只想安静地打球,那些掌声,等我准备好了再说吧。”
我要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评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