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YX·爱游戏-追梦恶犯引争议,伊森无辜吃T显稚嫩—NBA赛场再起波澜
金州勇士与休斯顿火箭的比赛中,德雷蒙德·格林再次成为焦点,第三节还剩6分24秒,勇士进攻回合,格林在拼抢中挥臂击中火箭球员塔里·伊森面部,裁判经过回看后判定二级恶意犯规,直接将格林驱逐出场,而令人意外的是,仅仅两分钟后,伊森在一次无关紧要的回合中向裁判抱怨,迅速领到一次技术犯规。
这一系列判罚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,知名篮球评论员王子星在赛后点评中直言:“格林那个动作,上脚肯定是恶意犯规,毫无争议,但伊森好像没干啥就吃T,还是年轻啊,裁判的尺度有时候需要更清晰的沟通。”
比赛进行到第三节,火箭队以78比75领先,勇士队发起快攻,格林无球切入篮下,与负责盯防他AYX·爱游戏的伊森发生身体接触,在试图摆脱防守时,格林的右臂有一个明显的、不必要的向上挥动动作,肘部正中伊森的下颚,伊森当即痛苦掩面倒地,比赛随即中断。
裁判斯科特·福斯特第一时间鸣哨,并前往技术台观看回放,慢镜头从多个角度清晰地显示,格林在并非争抢球权的状态下,有一个附加的挥臂动作,经过长达数分钟的复核,裁判组一致认为这是一个“没有必要且过度的接触”,符合二级恶意犯规的标准,格林因此被直接取消比赛资格,这是他本赛季第二次被驱逐。
争议并未就此结束。
就在格林离场后不久,火箭队进攻未果,伊森在回防过程中,似乎仍在向队友抱怨刚才的被犯规经历,他朝着底线裁判的方向挥舞了一下手臂,并喊了些什么,裁判毫不犹豫地响哨,给了他一次技术犯规,伊森一脸错愕,摊开双手表示难以置信,火箭主帅乌度卡也立刻冲到场边向裁判激烈抗议,但判罚未能更改。
这场比赛最终以火箭队险胜告终,但赛后的舆论焦点全部集中在两次判罚上。
对于格林的犯规,舆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,前NBA裁判乔·克劳福德在接受场边采访时表示:“二级恶意犯规的判定基于两个要点:一是接触是否不必要的强硬,二是球员是否有恶意意图,格林的那个动作,在回放中看,他完全看到了防守球员的位置,但仍然选择了挥臂,这是一个正确的判罚,符合规则精神。”
这已是格林职业生涯第18次被驱逐,其充满争议的比赛风格再次被推到台前,勇士队主帅史蒂夫·科尔赛后试图为弟子辩护,称“那是一个激烈的篮球动作,德雷蒙德(格林)只是在努力创造空间”,但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,更多球迷和媒体翻出格林过去一系列的危险动作,认为联盟对其的处罚始终不够严厉,才导致他屡教不改。
相比之下,伊森的技术犯规则引发了关于裁判执法尺度与球员沟通的讨论。
“我看到了回放,”王子星在赛后的一档网络直播节目中分析道,“伊森那个T(技术犯规),吃得很冤,他就是在回防的时候嘟囔了一句,可能甚至都不是对着裁判说的,这种级别的抱怨,在NBA比赛中每回合都在发生,只能说,伊森还是年轻,他可能没意识到,在刚刚发生了一次严重犯规判罚后,裁判的神经是高度紧绷的,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爆他们,老将们这时候会低下头,一言不发地走开,这就是经验。”
火箭队随队记者也证实,伊森在赛后更衣室里仍然感到困惑和委屈,他认为自己只是说了一句“Come on, man!(得了吧,老兄!)”,NBA规则赋予裁判极大的自主权去判定何为“亵渎的、侮辱性的语言或手势”,但此判罚的严厉程度确实超出了常规。
这场比赛像是一个微缩的寓言,揭示了NBA赛场上的两种“原罪”:其一是如格林这般,屡次游走在规则边缘,用伤害比赛的方式展现所谓的“激情”;其二是如伊森这般,因缺乏经验而未能读懂比赛的微妙气氛,从而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。
对于格林,联盟是否会追加禁赛尚不可知,但关于他是否应该被更严厉制裁的讨论必将持续,而对于伊森和所有年轻球员来说,这是一次代价不大但印象深刻的教训:在NBA这个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舞台上,技术固然重要,但如何与裁判相处、如何控制情绪、如何读懂比赛,是一门同样深奥的学问。
比赛的最终胜负由比分决定,但关于判罚、竞争精神和球员成长的讨论,将远远超越一场常规赛的范畴,持续回荡在球迷、媒体和联盟管理者的耳边。
我要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评论留言